吹响集结号 迎评进行时/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 藏医学院:深耕传统砺行致远 优化特色服务社会
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国家非物质文化珍贵遗产,历经千百年传承发展,为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繁衍生息、生命健康和文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我省作为藏医药文化的重要沃土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藏医药现代化事业得到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,以1979年起甘南卫校探索奠基藏医药现代教育为基础,甘肃中医学院承先启后、勇担使命,于1989年起将藏医药教育推向高等教育层次,获得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。
经过36年的深耕培育和精心指导,如今的甘肃中医药大学藏医学院开设研究生教育专业1个,普通本科教育专业2个,成人本科教育专业2个,正积极聚焦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全面融入新发展阶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以培养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强技能、高素质”的应用型藏医药医学人才为目标,坚持深耕传统,砺行致远,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创新能力,努力构建民族医药特色浓厚的高质量藏医药教育体系,近年来在藏医药学科建设、产教研合作及基础医疗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培养了一大批“留得住、用得上、肯吃苦、勤钻研”的藏医药人才,日益成长为优势突出、特色鲜明、在全国藏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。
——突出党建引领,筑牢团结稳定前沿阵地
学院扎根少数民族地区办学,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铸魂育人初心使命,坚守维护民族团结、促进社会稳定前沿阵地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突出党建引领,扎实推进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党组织建设,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人才培养、专业建设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,主动拓展‘四史’教育内涵,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。
学院直属党支部主动强化责任担当意识,着眼于人才的全面发展,积极发挥政治核心引领作用,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常规管理,规范学生党建工作及群团活动开展,以思政课主阵地辐射带动各种主题教育和形势政策报告,持续强化思想教育与政治引领,引导学生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提升爱党爱国、民族团结和服务社会、奉献人民的责任感、使命感。近四年来,学生入党申请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达到15%以上,累计培养发展党员近100人,学生党员在促进团结稳定、引领学风建设、带动学院管理、培育校园正能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学院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不断探索并丰富具有时代特色与民族医学底蕴的育人新内涵,持续完善“三全育人”工作体系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,积极助力基层留守儿童关爱工程,深入联系点开展义诊、助教活动,连续多年获得“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”荣誉,在高效带动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稳定、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——强化师资培育,促进教研科研成果转化
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,努力克服地域局限,优化用人环境,通过“内培外引”的方式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经过多年努力,基本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学历职称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。现有硕士生导师4人,正高级职称6人,副高级职称15人;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,硕士研究生14人,在职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,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,正在引进博士研究生2人。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。
在教研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中,人才驱动效应显著。截至2024年,学院教师出版专著5部,主编和参编中职医学统编教材6种、藏医药学专科教材17种,编写“面向21世纪藏医学本科教材”3种、藏药学本科教材7种,编译“面向新世纪课程系列教材”3种,参编藏医学研究生教材3部、指导用书3种。近五年来,加入国家级虚拟教研团队1个,在国家级、省级刊物发表教研论文200余篇,获得藏医药相关知识产权专利3项。学院成立藏医四部医典研究中心1个,名师工作室3个,2024年藏医学院被确定为甘肃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。
——恒抓五育融合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
学院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不断健全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格局,深入推动“五育”融合体系建设,结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及藏医药行业的独特性,精心构建了“基础扎实、口径宽泛、技能精湛、素质优良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。
学院积极搭建和共享实验教学平台,建成藏药标本、藏药炮制、解剖、药化、外妇、内儿、中心、基护、病理、口腔、护理实训等实验室11个,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,支持课内实验开出率达到100%。同时,在共享校本部各种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,拥有合作教学实习实训基地23所。这些基地立足甘肃辐射北京及全国藏区,教学实训条件良好,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实践性学习需要。
学院特别重视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,充分利用甘南州境内及周边省份藏药材自然资源优势,建有野外实践基地10个,基本满足藏医药专业采药辨药教学要求。成立学生社团10个,这些社团通过组织各类知识竞赛、举办校园文体活动、参与日常管理、从事志愿者服务,有效丰富了育人组织形式和校园文化生活,从而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通过三十余年办学,藏医学院累计培养藏医药高等人才1500余名,其中藏医学本科1188人中90.5%在省内民族地区就业,藏药学本科313人中89%在省内就业,其余就业去向遍布北京、内蒙古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的医疗、科研和教育机构,为助力“健康中国”建设、助力藏医药各项事业繁荣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。学院办学效益得到充分彰显。
——优化基础建设,提升教学设施办学环境
学院占地81.61亩,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.16万平方米。固定资产1亿多元。2019年以来,在甘南州人民政府和大学本部支持下,先后实施大学生公寓改造及校园基础设施及环境功能完善提升工程,新建医学计算机化考试标准考场10个,生均宿舍面积12平方米,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万余元,生均本科实验经费2000元,生均本科实习经费1100元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,馆藏纸质图书4.5万册,电子期刊7.2万册,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健全。学院的各项办学基础条件逐年得到优化,现已完全符合《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》的相关标准。
2023年6月,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,规划占地700余亩,校舍面积15万平方米,建设资金8.49亿元。建成后将使教学设施、办学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,办学空间可容纳3000—4000人规模,为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。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6-2021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陇ICP备16002830号-2
公安部备案:62300102000079
地址: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人民东街52号 电话:0931—8212947 邮编:747000